一、项目概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山峦延绵起伏,沟壑纵横,属中温带低纬季风气候,冬长春短。维西是个以傈僳族为主体,多种民族聚居的边疆县,也是全国 唯一的 一个傈僳族自治县,县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纳西、汉、藏、白、普米、彝、怒、独龙等二十多种民族。
关于傈僳族的族源,目前艺术界尚无定论,国内学者多有羌人后裔之说,最早见于唐代樊绰所著《蛮书》,有“栗粟两姓蛮”之记载,而《蛮书》中记载的“施蛮”和“顺蛮”,据考证都是傈僳族先民(见《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蛮书》所记,当时铁桥城西北一带皆有其部落居住,此地多指维西县内的沧江上游的巴迪、叶枝、康普一带。
在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纪》中曾对古代傈僳族衣着服饰作过详尽记载:“男挽鬓戴簪,编麦草为缨粟缀于发间……裤及膝,衣齐裤,出入常佩利刀,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据调察,“阿尺目刮”歌舞服饰完全保留了此种记录,可以说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羌人的服饰风格。舞蹈流传区内主要是在维西县的巴迪乡、叶枝镇、康普乡一带,他们的服饰与县内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显得更为古朴,且能体现傈僳族从大自然中采集的美丽,也体现出他们与大自然的和谐。
男子服饰:头顶装饰形似雄山鸡
男子头戴“壳扒腊哄”(用羊毛擀制的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缅”(红丝线),也有蓄长发其间用“阿目数吕”点缀(指用麦杆编成的装饰物长30cm——57cm),用锦鸡毛发点缀。内穿大襟白短褂,外穿前襟开口的黑白条纹长衫(用自纺自织的细麻布制成,腰腹以下开口分为三片,左右各一片,后面为一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专门制做的绣花口袋),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打羊毛带或麻带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在一般多穿胶鞋,若是婚后的男子,左耳环要坠“那环”(大的银耳环)。
女子服饰
女子头戴“呙亨”(用蓝布制成的三尖角帽,直角对上),“呙亨”上用“矣玛”(小海贝或鱼牙,这是他们对海洋生物图腾的崇拜),缀成花纹图案,前钉三块“普扁”(直径十公分左右的银片像太阳、月亮),留长发编两辫垂直至腰位,称为“部止”,在“部止”上还要装饰“拉本”(用贝壳制成饰物),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三串“来俄马省”(五彩缤纷的珠子,象征星星)。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长袄(象征白云);外罩紫红(少女少妇穿)或黑色(上年纪的老妇穿)坎肩,下穿细白麻布制成的白褶裙,裙外系刺绣的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差别不大。
男子服饰的制作:采麻棉或羊毛——纺线——织布匹——裁剪——缝制
女子服饰的制作工艺:采麻、棉或羊毛——纺线——织布(着色)——裁剪——缝制
腰带的制作:采麻、棉或羊毛——纺线(着色)——织布条(留须)。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师传、家传、自学。
现在在傈僳族聚居地有许多老艺人,靠制作“瓦器器”服饰生。有许多年轻人也跟着学习。
三、濒危状况
现在“阿尺目刮”的服饰融入了许多现代的东西,在服饰上只追求艺术的美观,而放弃了传统的东西。
四、文化价值
1、在化傈僳族群众中,采麻纺线织布是每个女人都具备的手艺,它们的纺织,刺绣技艺已产生经济效益,如:“花腊裱”、“花围腰”已经走向了市场,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和收藏。
2、“阿目数吕”的制作只有少数人能做,它独特的“麦编”艺术编制的种类已很多。如:门帘、窗帘等等。
3、“阿尺目刮”的服饰不但保留了古羌族的服饰传统,更能体现傈僳族人民利用自然,改变历史的艺术性。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能代表维西县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同时表现了傈僳族的一些宗教图腾和崇拜。
4、体现了维西傈僳族的文化底蕴。五彩斑谰的服饰色彩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1、“阿尺目刮”服饰的制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现在掌握此门技艺的人为数不多,必须在年青一代时进行培训。
2、创造条件将制作工艺的关键环节进行录制,已保证不失传。
3、建造生态村,使此门技术作为在生态村内,向游人展示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使之很好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