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射太阳月亮”
项目序号:25
项目编号:Ⅱ-25
公布时间:
类别:民间文学创世、叙事古歌
所属地区:维西县叶枝镇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叶枝镇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项目概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一个傈僳占65.96%的自治县,傈僳族最早是以游牧、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存在于这神奇的土地上。随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变,同时产生了对事物的图腾崇拜。于是产生了各种文化类形的民间歌曲。作为本县的主体民族,在他们众多的民间创世、叙事歌曲中,“射太阳月亮”算是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它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想象、猜测等。傈僳族农民哇忍波在二十世纪初(1899~1965年)所创造的傈僳族音节文字,就记录了许多创世、叙事的歌词,在洼忍波的遗著中,他用大量的音节文字记录了“射太阳月亮”。1988年被木玉璋先生翻译整理过,让世人有幸认识到傈僳族人民的伟大一页。同时表露出“射太阳月亮”创世歌曲的神秘性。

这一部分歌词主要讲述在远古的时候,高山上空出现了红、黑、黄、白、花、蓝、灰的七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烤焦了人类和万物,只剩瘦得皮包骨的生物,为了拯救人类和万物,古家用蓍草做箭羽,蒿杆做箭镞,兰线做弓弦的弓,把坏的,衰老的太阳月亮射下来,掉落在蒿枝和蓍草地里,找来同性质的盐和圣水,洗净流下的血迹,埋葬在蒿枝和蓍草地里。然后自己创造了一个好的太阳和一个月亮。这与汉族神话《山海经·海内经》中的“帝俊赐羿彤弓素赠,以扶下国;羿是始恤下地之百艰”。但遗著中不用“帝俊赐彤弓”,而是用简单的原始工具。

文中有1138行(包括《晒盐经》)。文中所写的内容时痛苦无去处,时迷惘失落。但对太阳月亮的残忍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有:口头流传、师传、家传。

三、濒危状况

在民间只作传唱,但它的寓意非常强烈,内容非常丰富,现在它的唱腔已完全失传,只作为民间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但它原本属于民间创世、叙事歌曲传唱。此次调查我们遵从历史,把“射太阳月亮”归入民间歌曲类。

四、文化价值

1、“射太阳月亮”描绘出一个高大粗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英雄的人物形象。

2、通过歌词可以证明,我国各族人民很早就形成了共同的文化。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1、着重收集整理民间流失的唱腔,重新参考木玉章先生的译文和洼忍波遗著,使内容不断强化。

2、做好民间艺人的传承工作,多让艺人讲给青年一代听。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