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保和镇“洞经古乐”
项目序号:26
项目编号:Ⅱ-26
公布时间:
类别:民俗礼仪音乐
所属地区:维西县保和镇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保和镇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项目概要

维西县保和镇自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城以来,它一直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曾经是茶马古道重镇,又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一个交通孔道。连接周边邻县进出货物的集散地,是各种民族繁衍生息之地,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各种文化在这里互相碰撞、交汇相融,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的积淀场。

流传于维西保和镇一带的洞经古乐,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传到维西的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的1636年~1644年之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维西县旧县志》第三卷中的音乐部分中有么一段记载:“邑人陈其美者,明末人,张德宣者,清中叶人,均精通音乐,凡土革木石,金丝竹之属,真不通晓。倦游归来,以其所得,导其乡人洞经会友郭明、张广发、解景兰诸人,或工箫笛,或精管弦,均妙,乃得二人之遗传也。”洞经古乐传入维西后,这一时期已在社会上流行,县城还出现了“洞经会”组织。因此洞经古乐已在维西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洞经古乐”就是在受道教影响较深的地区流行,维西除塔城、巴迪等地受藏传佛教以外,基本上到处都有“洞经会”成员。所以说它的分布是很广的。

在最鼎盛的民国年间,除多种庙会外,在很多场合下,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解放后由于政治变革,这些活动,经文、音乐曲调都相继失传,特别是十年“文革”动乱,破除“四旧”、道教、洞经音乐、古典戏曲,都属于封建迷信的四旧范围,而被破除得一干二净,竟到了无人敢提,那个又会想到这是一种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呢?到现在才想到去收集整理,确实是难度相当之大,要把它全部收集整理完整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师传、家传、自学。现在保和镇业余剧团表演人数,约50人。

三、濒危状况

由于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因此,现在虽然还能知道曲调的名称,但很多曲谱是无法找到了,有的也就是这样地失传了。说起来也真是件非常遗憾的事,现通过挖掘整理,已能搞出五、六首来,但原来的“九大调”、“十小调”恐怕是有一定的失传了,故属于濒危的曲目了,只有抓紧进行抢救。

四、文化价值

1、维西所流传的洞经音乐,应该说是唐朝的宫庭音乐,但是由于大量的汉族迁徙到维西,并且来自四面八方,因此,这些音乐在传承过程中,难免还有其它的成分。

2、研究维西县保和镇洞经音乐,对研究维西县传统文化和道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1、由县委、政府以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成立维西洞经古乐开发、保护小组,负责对洞经古乐的开发、传承和保护工作。

2、积极扶持保和镇大词戏古乐团,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以便完善乐队的乐器等。

3、努力营造一个学习洞经古乐的环境,也就是建立必要的传承基地,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技艺。

4、加强做好维西保和镇大词戏古乐团的工作,努力培养年轻的一代参与学习,使之发扬光大。

5、趁“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县”的东风,在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中可以开设洞经古乐课,以便更好地传承。

6、尽最大的努力提供条件,让保和镇大词戏古乐团多走出去,多进行交流、切磋,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