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傈僳族音节文字
项目序号:28
项目编号:Ⅴ-28
公布时间:
类别:濒危语言文字、戏曲、曲艺
所属地区:维西县叶枝镇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叶枝镇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项目概要

历史上,傈僳族并没有文字,只能靠刻木、结绳记事。民国12年,即公元1923年,叶枝镇新洛村农民哇忍波经过长时间酝酿之后,用10余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套音节文字。将文字编成长短不一而又大致押韵的291句,易读易记,字数共1039字。其间,哇忍波作为傈僳族祭天仪式第20代主持人,曾长期在同乐大村通过“阿尺目刮”歌舞吮吸了大量傈僳族文化精髓,为进一步创造傈僳族音节文字奠定了基础。傈僳族音节文字应用后,哇忍波在同乐大村收了数以百计的弟子。当时同乐、新洛“第一代”弟子把傈僳族音节文字运用于记账目、写对联、祭祀活动。后来,一代又一代傈僳族人相继把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下来。

余向忠是叶枝镇新洛村银场沟人,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传承人。余向忠收藏了哇忍波的著作《音节文字手抄本》画册,在此基础上自己还编写了部分《音节文字手抄本》。余向忠还参加了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香格里拉-维西旅游指南》一书的编制,为本书用音节文字译写书名题字。1983年3月,接受过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民族研究所陈久金、木玉章两位教授的采访调查,为《哇忍波獐皮书中的傈僳太极图》一文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很深的影响力。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有:口头流传、师传、家传。现在在叶枝镇、巴迪乡、康普乡有部份艺人在进行传承。

三、濒危状况

傈僳族音节文字已漫漫走向失传、灭绝的现象,仅存以余向忠为代表的极少数老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们应该做点什么?那就动起来尽可能把音节文字这个民族瑰宝保护和管理起来,对主要传承人要保护起来,使他们的所学传承下去。

四、文化价值

傈僳族音节文字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对傈僳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记录了傈僳族人民古朴的优秀民族文化。而且是我国最后发明并得到认定的少数民族文字,在各种报刊、杂志、著作中已被介绍。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建立健全傈僳族音节文字的档案,对艺人加强传承情况。在中小学中开设傈僳族音节文字的识别课程。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