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维西县包谷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41
项目编号:Ⅷ-41
公布时间: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维西县人民政府
类型:州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人民政府
保护单位: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一、项目概述

在维西县包谷麦芽糖制作工艺要说白济讯乡新房子最具传统性。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在维西各民族中世世代代就有熬制包谷包谷麦芽糖的传统。

包谷麦芽糖作为奢侈食品,只在春节或婚庆等特殊日子才得以制作。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开放,新房子包谷麦芽糖开始对外销售,流于市场。现经几代人的传承与积淀,新房子维西县包谷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俞发成熟,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懂得制作方法。如今新房子包谷麦芽糖凭借纯正的口感和良好的口碑,已销往维西、德钦、香格里拉各处,成为新房子村的重要支柱产业。包谷麦芽糖是纯粮食制作,原料绿色健康。主要原料有:玉米面、麦芽面、熟石膏粉、爆米花、糯米花、核桃仁、鸡蛋糕条、芝麻等等。工具易见可得,主要有:铁锅、铲糖片、糖架、糖框、簸箕、扯糖架、扯糖棍等。工序繁琐复杂,主要有:煮、沥、熬、搅、压、切、扯工艺传统。耗时较长一般为十二小时以上。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包谷麦芽糖甜而不腻、香脆可口、老少皆宜,最主要的是绿色健康,无任何添加,天然无污染,原汁原味。包谷麦芽糖的制作主要集中在县境内的新房子村民小组为代表的各个村寨。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多为师传或家传,也有因嫁娶把制糖手艺传至别村,或主动到新房子学艺的。

第一代:包谷麦芽糖制作最早的传人是和啊凤(1884-1972),白济汛永安村人,自嫁到新房子就开始制作包谷包谷麦芽糖。

第二代:赵金弟(1910-1966),和啊凤儿媳,经婆婆传授学会了包谷维西县包谷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

第三代:李秀兰(1942-1996),赵金弟儿媳,李继香(女,1944年生),刘孙华(女、1941年生),和翠英(女、1957年生)。

第四代:朱爱英(女,1972年生)李秀兰大儿媳,余翠香(女,1977年生)李兰香侄女,余丽花(女,1967年生),李玉香(女,1987年生)。

三、濒危状况

1、维西包谷麦芽糖是纯粮食熬制、手工制造、费时费力,制作成本颇高,很多人因价格原因会选择相对便宜的外来制品;

2、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商贩贪图小利,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致使很多消费者不能买到纯正的包谷麦芽糖;

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生食品铺天盖地,传统包谷麦芽糖不受新一代的年轻人青睐;

包谷麦芽糖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利润又较低,年轻人不愿学习传承这项技艺。

四、重要价值

维西包谷麦芽糖制作历史悠久,技艺成熟。制作原料绿色健康,工具易见可得。但工序繁琐复杂,工艺传统、耗时较长、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在其他地方难寻如此传统古老的制作技艺,经几代人的传承和百余年的时间积淀,维西包谷麦芽糖已成为维西年货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健康食品,最能代表老维西味道。同时也是研究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教材,是维西县包谷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演变的活化石。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1、在包谷麦芽糖技术流传区域内的村规民约中规定,本村制作的包谷麦芽糖必须使用纯粮食、纯手工,不得有任何掺假,以树立好品牌形象;

2、乡文化站实地采访拍摄、收集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并及时整理归档;

3、已被维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保护名录。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41-1
姓名
余翠香
性别
出生日期
1977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41
项目名称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