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维西扬琴调
项目序号:45
项目编号:Ⅴ-45
公布时间: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类型: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保和镇概况

保和镇位于永春河东岸宝华山麓,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南与永春乡接壤,西与维登乡、中路乡毗邻,北与攀天阁乡相连,面积352.8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背靠雪龙山,面临永春河。海拔2320米,年平均气温11.4℃。根据2012年区域调整,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35个村(居)民小组;三个社区居委会。共有住户5811户20339人,其中:有农业人口3246户10396人,非农业人口1876户5413人,流动人口15000多人,居住着汉、傈僳族、纳西、藏族、白族、普米等13个少数民族,汉族占60%以上。

保和镇原为一片荒烟蔓草掩盖的山坡,清雍正六年(1728年)春,首任通判陈权选定在此建筑城垣,设为维西治所。此后,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源源不断涌入并大多聚居在这里。几百年来,保和镇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直隶于维西厅署管辖。民国2年(1913年)废厅设县,作为县城称城区。民国25年(1936年)改设实验镇称“宝华镇”,隶属第一区。新中国成立后仍隶属第一区,1953年改称保和镇,意取“保卫世界和平”。“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改名“红旗镇”。1975年由永春公社管辖改为县辖,设立区一级的保和镇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开,设保和镇人民政府。

自清雍正六年设治建城后,相继兴修了关圣殿,文昌宫等庙宇,于城内及城边建造的庙宇共十多座,加上衙署等,为镇内规模恢宏的建筑。一般民居建筑比较简朴,屋面多用木板覆盖,宅院多用篱笆围栅,只有少数殷实之家能建较大的宅院,打围墙,盖瓦屋顶,其中较突出者建有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的住居。清代至民国年间,街市由十字街向小平街延伸发展,规模较小,道路泥泞。新中国建立后,保和镇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市政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城面积向四面拓展,比老城扩大四倍多。

历史上,镇内以商业、农业为主,手工业不甚发达。从清代到民国年间,这里是内地通往西藏的一个交通孔道,又是德钦、福贡、贡山、兰坪等邻县进出货物的集散地。早在清乾隆年间,江西等地的大批外来客商进入经商贸易,民国年间,县外一些商家来此设号经营山货药材;抗日战争中,经由西藏转口印度的贸易勃兴,省内著名商号永昌祥、茂恒等都来开设分号,市场一度活跃。

保和镇在历史上曾经是茶马古道重镇,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之地,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相互交往和学习中,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的积淀场。

二、维西保和镇扬琴调的基本情况

(一)历史沿革

从维西的历史来看,自清雍正年间开始,雍正四年至九年(1726-1731),清政府在西南数省展开“改土归流”运动,实施自源派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雍正五年(1727),建置维西厅,驻流官,又因“维西界连川藏,洵为极边要地”,设立了维西营,调遣绿营兵1000名(乾隆十二年后,改营为协,绿营兵增至1300名),这时才打开了维西的门户,大量的汉族人口才开始以“为官,为商或充绿营兵奉拨”而涌入。从此之后,维西居民中的汉族人口才日益增多。这些入迁的汉人,大多数集中居住在建厅后就修的城池里,也有些聚居在城外设汛置塘的地方。

这些大部分汉民都分别来自江西、湖广或南京一带。他们的到来,同时也就把中原地区的汉文化风习带进了维西。因此,在迪庆州境内,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来讲,当时维西相对来说较为好些,所以除土著民族傈僳族等人口占多数外,汉族人口也比较多。而当时维西的汉族人口仅次于傈僳族,所以在全州范围维西的汉族是比较多的。而且,维西的汉族居住较为集中,基本都居住在县城保和镇一带。

长期以来,固有的汉文化基因,让处于三江并流腹地的维西汉人对外来的汉文化信息十分渴求并易于接受。然而,在波腾浪涌,无舟楫桥索可以引度,壁削岩仄,虽引藤葛亦难成行的闭封区域内,维西汉人同内地的交流,委实面临着一道又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坎。

就这样,远离中原,“洵为极边要地”而交通又极为不便的维西保和镇,便渐渐成为淹没在三江并流腹地区域内的一个汉文化孤岛。于是,这些两百多年前从内地迁入这座孤岛的汉民们,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盘点着老祖宗从中原带来的汉文化遗产,并认真固执地坚守着古代中原汉文化的风习,任其在历史的风化中悄然嬗变。

在维西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古老的汉人,为了当时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所以就经常演唱《花篮调》、《清平调》、《太平调》等。当时还比较盛行和流传的“打鱼鼓简板”、“ 说唱”、道教做法事时的《格花》等等。但特别在当时普遍传唱的还是要数维西县保和镇《扬琴调》。它是明国年间在保和镇最为传唱的曲目之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旋律,但是悠扬动听,易于上口,所以就一直传唱下来了。这些得以传承,还与当时维西建厅后,从内地选派来的历任流官,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些所选派来的流官,大多都是科举场上的娇子,他们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底蕴。所以他们到维西后,常常会网络地方上的文人名流吟诗酬唱,闽中谢圣纶,就是其中的一个。

谢圣纶乾隆22—26年(1758-1762)任维西通判期间,就经常邀约文人到距县城2公里的接官箐谈诗论文,兴致以至,他还在接官箐一块岩石上,题刻了“翠崖”二字,并在其上修建了“翠崖”。

由于这些文人的不懈努力,在维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传承着老祖宗从中原带来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内容和特点

在维西的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是我们收集到的两首维西扬琴调是唱词,一首是有关《西厢记》的唱段莺莺传书“上妆台”更是脍炙人口。另一首是有关《红楼梦》故事的《黛玉焚稿》。

上妆台

上妆台把奴的心思想坏,大不该与红娘勾引秀才。

人人说张君瑞风流可爱,孔门中读诗书颇有奇才。

乙卯年进京都金科发盖,已已年中状元未见归来。

化鲤鱼跳龙门谁人不爱,三朝毕你就该传书闺台。

千思量万思想秋波哭坏,七弦琴弹不尽奴的悲哀。

十里亭告别时言语何在?士君子做的事该与不该?

尔不记在西厢花芯初采,小冤家那时节骨瘦如柴。

生同衾死同穴誓盟山海,八行书写不尽别意徘徊。

九连环解不开夫妻恩爱,子午时冷清清孤枕难眠。

佳肴宴摆绣楼无人动筷,作情诗写情词难书情怀。

仁义君你抛奴九霄云外,可知道闺女中泪挂香腮。

知道了你就该及早归来,礼仪堂点花烛喜笑颜开。

然而《上妆台》这是一首非常精美奇妙的唱词。说它精美,是指唱词只用了短短的24句词,论字数也就240字,竟然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莺莺的愁闷心情,还把一部《西厢记》故事作了一个高度概括。说它奇妙,是指如果把24句唱词的每句开头的一字连起来,又像读《三字经》一样三字一读,就可读成“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这便成了鲁迅小说《孔乙己》中说的那种“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其中奥妙,确实令人难解。

黛玉焚稿

千思量万思想红颜命苦,山又高水又深难回故庐。

鸟投林依靠着舅父舅母,飞不到姑苏城哀哀痛哭。

绝情人贾宝玉把奴辜负,万点泪洒遍潇湘温翠竹。

径道中皆春色无心去数,人爱他风流事剪草平铺。

踪影儿寄托在潇湘地土,灭痴情焚不了万卷残书。

孤单单困守在无情贾府,舟下滩遇狂风迷失路途。

蓑衣儿赛得过绫罗绸布,笠帽儿比得了满关珍珠。

翁与姑全不念兄妹同处,独把那薛宝钗当作明珠。

钓鳌鱼断了线无心去补,寒风冷吹得我遍体皆酥。

江又深水又远漂流何处,雪里梅潇湘馆名落岁除。

 此首唱词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是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每句唱词的开头创作的。

而关于维西扬琴调的词,特别善于叙事,一般都是文人创作的,格调比较文雅,词格也比较工整,它的词格一般是“三·三·四”结构。而对于维西扬琴调来说,有人说是民国21年由米先生、周炳崇二人用江浙一带的鱼鼓词改编后传入维西的,不过人世沧桑,难以考证。又如《黛玉焚稿》,据说是江西人肖炳南先生民国26年(1937)5月在维西时创作的,也有人说是维西艺人刘云仙所作。

但维西扬琴调究竟是外地传入维西?还是维西本地的创作?是文人创作呢?不得而知,但除了维西真的还没有听说在哪个地方流传,当然这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去探究,但神奇的维西,多少年的确保留了许多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近年来,维西大词戏古乐团所演出的“维西扬琴调”在参加各种比赛中,都多次获奖。

而维西扬琴调只用短短的几句旋律来构成,易于上口,又好记好唱,听起来又悠扬动听,所以在维西广为流传。而维西扬琴调的词格一般是三三四结构,所以显得比较独特。并随着时代的进步,维西大词戏古乐团又将填配新词,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演绎出了时代的心声。如《学习善洲好榜样》、《唱维西》、《维西古韵新篇》、《维西城留传下古风神韵》还有为老百姓追悼亡灵时演唱的《维西扬琴调》,戏有腔曲有调灵前轻唱/唱的是千百代孝贤忠良/忠和良贤与孝人间榜样/一场戏传千古万代流芳/古与今多少事一言难讲/戏文中理和义让人思量。

三、维西扬琴调的现状及传承情况

维西扬琴调自在维西形成以来,由于汉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大山的遮断和江河的阻碍,所以一直是维西保和镇特有的一种演唱形式,无论世间沧桑的变化,它仍然在维西保和镇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年复一年地传承至今。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维西大词戏古乐团始终将这一古老的扬琴调不断地注入时代的旋律,让它涣发出勃勃生机,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演绎出了时代的心声。几年来,先后演唱了《唱维西》、《农村一片新面貌》、《维西古韵谱新篇》、《维西城留传下古风神韵》、《学习善洲好榜样》等。还有为老百姓在追悼亡灵时也演唱如:

戏有腔曲有调灵前轻唱,唱的是千百代孝贤忠良。

忠和良贤与孝人间榜样,一场戏传千古万代流芳。

古与今多少事一言难讲,戏文中理和义让人思量。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孝顺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提倡的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如果一个人连父母养育之恩都不知报答,父母望子女成材的良好用心都不会理解,他还会去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吗?又如果父母儿女之间都无真情至爱可言,要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又怎么可能呢?正如《维西扬琴调·劝孝》中所唱到的。

《维西扬琴调·劝孝》

碰铃响 琴声亮 扬声高唱,

唱的是 劝孝文 细说端祥。

人世间 孝为先 情理至上,

养育恩 难补报 岂能丢忘。

君且看 屋檐水 分毫不让,

孝顺子 还生就 孝顺儿郎。

灵山佛 本来在 自家堂上,

何必去 拜偶像 叩头烧香。

切莫做 忤逆子 天良沧丧,

做一个 孝顺人 敬奉爹娘。

在家中 是一个 贤孝之子。

到社会 必定是 诚信忠良。

还有,如今结合当今现实的很多做法,都用扬琴调来进行演唱。如:《农村一片新面貌》。

十八大 传边疆 人人欢畅,

建设好 新农村 万民共想。

国昌盛 民富强 改革开放,

党干群 一条心 建设家园。

跟党走 建设好 美丽乡村,

新农村 新气象 一派兴旺。

看今朝 百业兴 突飞猛进,

收入增 生活美 甜似蜜

政策好 暧人心 和谐安定,

各民族 齐努力 同奔小康。

扬琴调在维西的宣传阵地上不断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目前,维西县委、政府也高度重视维西扬琴调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多次给予支持,并由县文体广电局的非遗中心给予大力的支持帮助。保和镇党委、政府在办公条件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能够很好地传承维西的这些古老文化提供了排练场地,县政府还专门拨款给予建盖了维西大词戏古乐团活动演艺中心。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经常过问剧团情况,并给予一些物质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支持,这对于保护、弘扬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这一古老的艺术来说,也还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我们有决心,一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将维西这株独特民族艺术之花,绽放在祖国的百花园中。

四、濒危情况

维西扬琴调还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维西大词戏古乐团的潜心努力,终于将这留传在维西这块土地上的独特种子挖掘了出来。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现在维西大词戏古乐团的人员都逐步老龄化了,而现在年轻人又十分追求时尚,愿意学习的人不多,所以当前所面临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而要把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很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及时将这一古老的地方文化的保护、弘扬和传承提到“文化兴县”的议事日程上。

五、近年来维西扬琴调的社会影响

2003年在保和镇业余剧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维西大词戏古乐团以来,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掘宝贵遗产、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的宗旨,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作为追求不懈的奋斗目标,以饱满的热情挖掘、弘扬、传承着这些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维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坚持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为维西实现“文化兴县”的战略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从而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1、维西大词戏古乐团成立十多年来始终活跃在各族人民群众之中,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传播精神文明。已基本上走遍了云南,演出上百场,维西扬琴调也随之在云南大地上唱响。

2、2013年在“中国梦·夕阳美”中国中老年重阳节井冈山会师会演中荣获综合类“金奖”。

3、在参加2014夕阳美走进宝岛台湾暨两岸文化艺术展演中荣获“特别贡献奖”。

4、2015年在云南省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文艺会演中,荣获“一等奖”。在迪庆州离退休老干部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节目奖”。

5、由于以古老的维西汉族“老婆头”的服饰为载体,所以以它的独特而倍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曾参加过迪庆州“梅里雪山文化年”怒江州的“怒族鲜花节”,维西“广阔时节”、“兰花节”等节庆的庆典大型演出活动,影响力较大,并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过各种奖项。

六、维西扬琴调的文化艺术价值

维西扬琴调是维西汉族的一种古老曲调,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唱腔,其唱词的词格也是十分特殊,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同时它具有较高的演唱艺术价值,极具古老汉族的浓郁特色。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Ⅴ-45-1
姓名
张 英
性别
出生日期
1965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曲艺
项目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扬琴调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Ⅷ-42
项目名称
维西小锅酒制作技艺
类型
州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人民政府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