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47
项目编号:Ⅷ
公布时间: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维西县保和镇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保和镇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

一、项目概况

维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是 “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境属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东与香格里拉市毗邻,南与怒江州兰坪县接壤,东南与丽江市玉龙县相连,西与怒江州贡山、福贡两县交界,东北及北面与德钦县结界。维西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历史上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维西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三江明珠”等美称;被誉为“兰花之乡”、“药材之乡”、“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天然杜鹃花园”、“傈僳文化发祥地”。截止到2019年,维西县辖3镇7乡,共有3个居民委员会、79个村民委员会。201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人,占总人口的87.26%。

漆树是一种野生或自然生长的落叶乔木,高达20,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色柔毛;冬芽生枝顶,大而显着,被棕黄色绒毛。喜生长在海拔970-2800的山谷沟壑中,维西山高箐深,特别适合漆树的生长,在维西县各乡镇都有漆树生长,产漆油,特别以维登乡、中路乡、康普乡尤为突出,维西市面上的漆油大部分来自维登乡,维西的漆油不仅在维西县内销售,还销售到大理、怒江、保山、德宏等州市,甚至远销到上海、缅甸等地,享有一定的声誉,并为维西广大漆油制作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

漆油是由漆树籽粒壳中榨出来的,是傈僳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天然食用油,既有食用价值又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漆油可以做成漆油鸡,漆油茶,漆油米酒等各种美食。是傈僳族及其他民族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传统漆油的制作基本内容

传统的漆油制作是傈僳族群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一道复杂、费时、费力的的技艺,从采摘到制成成品需要进行很多工序。由于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制作,但传统的漆油制作工艺还存在,要能吃到口感纯正的漆油,还得以传统的方式制作,传统制作出的漆油味更香、更浓,更受人们喜爱。

漆油制作工序:采摘漆树籽粒——自然晾干——人工退壳处理——磨(舂)漆粉——焙炒——压榨——装入容器——回锅加热——杂质沉底——装入容器——冷却——褪掉容器——固体漆油。

采摘漆树籽粒时,青壮年爬上树摇晃或用竹竿敲打树枝,漆树籽粒秆穗就会脱落,捡回家后放在通风处自然晾干或在阳光下晒干,之后用竹竿将秆穗上的籽粒拍打下来,用碓进行人工退壳处理,用筛子将漆籽与漆皮分开,再将漆皮磨(舂)成漆粉,漆粉放入加热的大铁锅,加入适量的山泉水翻炒,这是一道讲究技术和火候的程序,要有经验的人才能完成,翻炒到一定的程度,放入纱布或篾制的容器中,趁其高温,进行压榨,压榨也有特制的工具,类似于磨盘,压榨要由十个人左右完成,大家喊着口令,一起使力进行压榨,漆腊浆从磨盘口缓缓流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自然冷却凝固;将容器内的漆油加热,沉淀杂质,放入大概能装2公斤左右的不锈钢盆中,待再次冷却,褪掉容器,取出固体漆油,这样就完成了漆油制作的整套工序流程。

三、漆油的价值

(一)药用价值

1、治疗产后无奶

漆树油入药以后对女性内分泌有明显调节作用,而且能促进女性乳汁分泌,它还能缓解体虚,女性在生小孩以后,如果出现产后无奶或乳汁量少等不良症状,可以多食用一些漆树油,它能让症状明显减轻,能让女性乳汗分泌量明显增加。

2、治疗咳嗽气喘

漆树油它是一种能入肺经的中药材,它能滋阴润燥,也能缓解肺热肺燥病,能扩张气管,也能消除人类气管与肺中的炎症,在临床上他能用于人类咳嗽气喘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而且治疗效果特别好,在治疗时只需要把它与蔬菜搭配在一起调补,也可以把它煎煮以后服用。

3、治疗痛经

痛经是女性的高发疾病,它多因女性宫寒或者气血淤滞引发,女性在出现这种疾病后能直接用漆树油来治疗,可以把它加热以后服用,也可以把它加热以后直接涂抹在小腹上,并进行适度按摩,按摩时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就能让女性痛经很快减轻,也能让女性月经不调的症状明显缓解。

4、祛风除湿

漆树油能加快人体代谢又能增强人体的抗风湿能力,能抑制人体内风湿因子活性,人们服用它以后能预防风湿骨痛发生,而人们在出现风湿骨痛以后还能直接用漆树油来治疗,治疗时可以直接口服也能把它外用涂抹在疼痛的部位上,并进行适度按摩,能让肿痛症状很快减轻。

(二)利用价值

     漆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油酸的甘油三酸酯,其特点是含1%的二十二烷二酸。漆油的作用主要是制造肥皂、甘油、硬脂酸、蜡烛、上光蜡、化妆品等。

(三)经济价值

根据市场走访调查,维西县境内漆油销售点有维西石平土特产、土里土气商贸有限公司等30余个,最小的销售点,一年销售200——300斤,按今年的价格计算,毛收入10000元左右,最大的销售点一年销售12000——14000斤,毛收入40万元左右。一般农户都有十几棵漆树,一棵大漆树收成好的话,可以收获150斤到200斤漆籽,产油30斤左右,毛收入1仟元左右,农户年毛收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

四、漆油相关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漆油炖鸡,漆油炖鸡是生活在维西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

漆油炖鸡的制作方法是:先宰好一只壮鸡,剔毛洗净切成小块,把100余克漆油投入锅中熔化烧沸后,将鸡肉置于锅中焖炒五六分钟,然后洒入适量烧酒,配以八角、草果、食盐等作料,加入适量的水,用温火炖二三小时即可食用。漆油炖出来的鸡,肉香嫩、酥甜可

(二)漆油茶,漆油茶有解渴去疲劳之效;漆油为固体食用植物油,方便携带,傈僳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出行打猎或放牧的时候,大多携带茶叶和漆油,口渴或疲劳的时通常要喝上一碗热腾腾的漆油茶,以解渴和解除疲劳。

     漆油茶的制作方法:将茶煮沸,在容器内放入盐巴、漆油,把煮沸的茶水倒入容器内即可食用,要趁热喝。

(三)漆油米酒,漆油米酒有暖胃、祛湿等功效。漆油米酒的制作方法:将漆油在热锅中化开,放入米酒翻炒,炒至米酒微黄,加适量的水煮沸,加适量糖即可食用,味香甜,可口,暖胃、祛湿。

五、 传统漆油制作传承现状及社会影响力

余光明,男,傈僳族, 1958年6月出生,系维西县康普乡念里米村俄树上组组员,1990至1993年在念里米村代课教师,1993至今在念里米村务农,12岁随父开始学习制作漆油技术,现已是念里米村家喻户晓的漆油制作师傅,现有徒弟10多名,漆油制作技术已在念里米村及附近傈僳族村落得到传承。余光明,2017年1月被命名为维西县漆油制作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现在还能追溯的传承谱系:第一代传人:启哈爬(已故)傈僳族,即余光明之爷爷;第二代传人:余德富(已故)傈僳族,即余光明之父;第三代传人:余光明,男,傈僳族,现年62岁;第四代传人:余新明,男,傈僳族,余光明之子,现年42岁,李建康,男,傈僳族,现年53岁等。

六、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对维西县境内的漆油制作情况及代表性传承人作了调查,并于2017年将传统漆油制作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命名了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了五年保护规划。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47-1
姓名
李卫东
性别
出生日期
1977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47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Ⅷ-42
项目名称
维西小锅酒制作技艺
类型
州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人民政府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