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满达刮歌舞
项目序号:50
项目编号:Ⅲ-50
公布时间: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维西县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
保护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历史沿革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位于维西县东南部,东与玉龙县鲁甸乡接壤,南与兰坪县河西乡相连,西与县属维登、中路两乡相毗邻,西北与攀天阁、塔城相接。纳西族占全乡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7%,主要分布在永春、兰永、三家村、拖枝等地。

维西县纳西族是由木里无量河边,迁徙到金江上游,公元三世纪左右,一些纳西族来到永春河边定居,这是最早居住在维西的纳西族,后来形成“六大村”。纳西族每逢祭祀时,都要接祖送祖。这时就是按照他们的先民迁徙路线接送祖先们的亡灵。六大村纳西族接祖的路线是:木里无量河边——丽江——冷水沟——新仁——四弯——腊普河边——德钦盐井——共念——河江桥小河口——维登——永春河边。居住在永春的纳西人民与本地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学习,于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歌舞。“满达”就是在与各民族交融而又保持本民族文化产生的。

二、主要内容与特点

“满达”是一种表演者自编自唱,边歌边舞的民间娱乐性舞蹈。表演时间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这一晚上,有的村从六月二十四到六月二十六三晚上都表演。当天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到村中广场。齐心协力地扎起十二节高(每节有30~55cm高)的火把,在火把上点缀各种鲜花、谷穗、玉米、向日葵等各种农作物。

“满达”舞蹈不同于其它民族的舞蹈,它几乎不会出现欢快活泼的场面。在维西县境内“满达”的舞步由于各村的表演不同,大概可分为七步到九步不等,最为常见的是七步。舞蹈动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交叉步、点踏、碎步、弯腰等,舞步紧跟“满达”音乐的节奏,十三个节拍为一组动作,如此反复,动作轻盈、缓慢、优美。

“满达”舞蹈其动作缓慢优美,深受纳西族人民的喜爱,特别是以中老年为首的人群最爱。表演时,数人(40人以上)围着火把以顺时针方向轻迈舞步,阵容宏大,现在的表演由于被舞台表演的影响,开始有了队形上的变化,有直纵队形、交叉形、圆弧形、圆圈形等等。

三、结论

1、“满达”舞蹈动作轻盈缓慢优美,是中老年人深受欢迎的纳西族民间歌舞。

2、舞蹈服饰具有鲜明的维西地域特性。男子:头戴“博四帽”,身穿青布上衣,腰系红腰带,下穿青布或黑布裤子,脚穿胶鞋。女子:头戴黑帕,身穿紫色或黑色坎肩,有的腰系红、黄、绿相间的彩腰带,下穿黑色的“百褶裙”。脚穿绣花鞋。这对研究纳西族的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曾被云南电视台“走遍云南”采访并播出过。

4、“满达”舞蹈最早产生于群众祭祀祈福,但由于历史的演变如今成为群众自娱性舞蹈。

5、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入侵,舞蹈开始向舞台表演转变,而放弃了原有的历史美感。如:队形的变化,特别是从舞步上就有了许多的流失。所以,它虽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也存在了比较严重的濒危性。

四、保护规划与措施

1、成立以乡党委、政府、文化等部门组成的“满达”保护小组,负责对“满达”歌舞的保护工作。

2、对永春乡的纳西族聚居地加强管理与保护,提高“满达”的知名度。

3、做好民间艺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4、加大“满达”歌舞的宣传力度,使年青的一代纳西人学习“满达”的舞蹈动作。

5、加强“满达”舞蹈的收集整理,使之不断地完善。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50-1
姓名
和桂英
性别
出生日期
1975年
民族
纳西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Ⅷ-42
项目名称
维西小锅酒制作技艺
类型
州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人民政府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