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6°53′~28° 02′,东经98°54~99°34′ 之间,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居云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东临香格里拉,东南连丽江,南接兰坪,西与贡山交界,东北及北面与德钦衔接。东西最大跨径70公里,南北纵距122公里,总面积4661平方公里。傈僳族传统服饰是傈僳族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是傈僳族文化发展历史的象征。傈僳族在历史上均经历过刀耕火种、游牧、采集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服饰体现了生活环境,也保留了古羌族服饰的各种遗迹。
根据傈僳族在维西的分布情况及分布区域内流传的民族歌舞形式,傈僳族服饰可分为“瓦器器”服饰和 “阿尺木刮”服饰两类,瓦器器男子服饰 一般包黑色头帕,身穿麻布黑白条纹大襟短袄,腰系七色麻布彩腰带,下穿蓝色长裤,打绑腿,穿草鞋或赤足,现多穿胶鞋,上身挎“花腊裱”),佩腰刀;瓦器器女子服饰,头上绕青布或黑布帕子,头帕上交叉斜挂两串“涡楞”,再在前稍挂一串“涡缅”,即三角银链,直垂到眉梢。双耳悬吊银耳坠,项挂珊瑚项链,身上斜挎精美的“花腊裱”。上衣多穿白色或天蓝色长袖大襟袄,外穿紫色或黑色坎肩,下穿百褶长裙,裙外系刺绣有花鸟图案的围腰,腰间系白色羊毛带,鞋、袜、绑腿则与男子差异不大。阿尺木刮男子服饰, 男子头戴“壳扒腊哄”,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缅”,也有蓄长发其间用“阿目数吕”点缀,用锦鸡毛发点缀头顶装饰,形似雄山鸡。内穿大襟白短褂,外穿前襟开口的黑白条纹长衫,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裆宽口裤,裤脚长仅齐膝,膝盖以下打羊毛带或麻带绑腿,过去穿兽皮鞋或山草鞋,现在一般多穿胶鞋,若是婚后的男子或独生子,左耳环要坠“那柯”;阿尺木刮女子服饰, 女子头戴“呙亨”,“呙亨”上用“矣玛”,缀成花纹图案,前钉三块“普扁”,留长发编两辫垂直至腰位,称为“部止”,在“部止”上还要装饰“拉本”,双耳垂吊银质大耳环,项挂三串“来俄马省”。上身穿细白麻布或棉布长袄;外罩紫红或黑色坎肩,下穿细白麻布制成的百褶裙,裙外系刺绣的花围腰,腰系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差别不大。傈僳族服饰全部以手工制作,其原料一般采用自植、自纺、自染的麻、棉布或羊毛,现还保存的制作工具主要有格乐,切来,捂咱,压条多、织布架、压玛、压尼等。由于傈僳族服饰制作成本高,加之穿戴繁杂,不便用于劳作,所以多只用于跳舞或节庆时穿。一套衣服如妥善保存,可以传几代人。但随着汉文化的传入及原材料的缺乏,傈僳族传统服饰制作传技艺正面临濒危,特别是其中的染色技艺,懂此技艺的人已相当少,需及时加以保护,才能使这一民族文化之花永开不败!
二、主要传承方式和传承情况
传承方式主要有师传,家传两种方式。
有一定的影响力并能追溯的傈僳族服饰制作老艺人有:
呙尺玛,叶枝镇同乐村人,已故,其徒弟余信芝2000年5月被命名为省级传承人,现收有余方芝等几位徒弟;
哇洒咪,叶枝镇同乐村人,已故,其徒弟余秀芝2000年5月被命名为省级传承人。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桂兰、蜂云波则属家传,都受教于其母亲。
三、濒危状况
由于维西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政府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开办了作坊,但对于传统服饰的传承保护来说还存在许多困难:
1、由于国家禁止种麻,原材料受到限制;
2、掌握传统服饰制作中染色制做技艺的人几乎没有,而且染色流程工艺复杂、费时、费工,所以人们大多从市场上买,此技艺即将失传;
3、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一代很少愿意穿自己民族的衣服,更不愿意学习其制作技艺。
四、重要价值
维西是全国 唯 一 的一个傈僳族自治县,其服饰体现了生活环境,也保留了古羌族服饰的各种遗迹,如大襟长衫,绑腿等。
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不但保留了原始的技艺流程,经过历代艺人的创新,使得这一技艺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织布技艺上,已从单层布的纺织发展到双层布的纺织,并被专家称之为“锦”。
五、保护规划和措施
1、由县政府协助开办非遗工坊、华伟服装厂等民族服装作坊;
2、联合县妇联以傈僳族服饰制作为主要内容 ,举办全县范围内的手工技艺培训;
3、文化馆业务人员定期不定期的对傈僳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组织传承人相互学习、交流,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机制;
4、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及时录入归档;
5、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法》为依据,根据《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维西傈僳族服饰手工技艺列为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