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维西传统竹器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
项目编号:Ⅷ
公布时间:2020年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维西县永春乡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永春乡
保护单位:维西县永春乡人民政府

一、概述

永春乡位于云南维西县境最南端,东与丽江县属鲁甸乡接壤,南与兰坪县的河西相连,西与维登、中路两乡毗连,北与县城保和镇相连。地貌以岭谷相间的山地为主,最高海拔3630米,最低海拔2340米。其地势南高北低,东连栗地坪,西靠雪龙山,永春河自南往北纵贯全境。全乡都适合竹子生长,所以传统竹器制作技艺在整个乡都有,但是在庆福村的竹器制作艺人相对集中,具有代表性。

二、内容

传统竹器制作技艺中的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其制作出的竹编产品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永春乡的传统竹器制作技艺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制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永春乡因环境适合竹子生长,所以传统竹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而且竹类植物生长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全身是宝,故竹材已被广泛制作农具、生活用品、工艺品制作、造纸等各个方面。

永春乡的竹器多为日用品和农具,如竹篮、竹筛(竹筛箕)、竹笊篱、筲箕、炊帚(刷把)、竹畚箕、箩筐、提箩筐(提箩)、竹筷、竹扫帚、竹笠、竹背篓、蜂娄等。

三、杰出价值

传统竹器制作技艺含有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对研究永春乡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民情风俗以及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统竹器制作技艺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所需材料竹类植物生长快、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其制作过程简单,制品传统实用,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四、存续状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竹器制作技艺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商品市场的巨大冲击。民族地区的不断开放和现代工艺的出现,传统手工在制作上费时,竹编的品种也有限,大大影响了销量。目前熟练掌握竹器制作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不多。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9-3
姓名
李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78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9
项目名称
维西传统竹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Ⅷ-9-2
姓名
冷正雄
性别
出生日期
1968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9
项目名称
编制工艺品维西传统竹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Ⅷ-9-1
姓名
余忠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74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9
项目名称
维西传统竹器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相关资料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