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赵延祖
序号:Ⅳ—334-1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7.8
民族:汉族
类别: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Ⅳ—334
项目名称: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文化馆

赵延祖,男,汉族,1937年8月出生,66岁。维西保和镇十字街人,是本地目前掌握维西大词戏唱腔及打击乐比较全面的人,他特别善于大词戏的武场上(就是打击乐方面)进行演奏。大词戏是靠唱(清唱)、帮(帮腔)、打(打击乐)来进行表演的,所以俗称半场锣鼓半场戏。赵延祖艺人就是能熟练自如地来完成这“半场戏”。并且自己有一套独特的传承方法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的艺人。

家有妻子,子女在单位工作,家庭属城镇居民,自己从事小手工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赵延祖从小就十分喜爱戏曲和洞经音乐,从1945年开始就常跟外公进入弹经班及大词戏的演出场所,深受父辈的影响和熏陶。因此经过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使自己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大词戏知识和洞经古音乐的知识,特别是在打击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是有名的“鼓师”。

在五十年代初,他就一直参加演出,曾经演出过大词戏、古乐以及滇剧等。在1956年的县“人代会”、“农代会”上参加过演出。一直在前辈的精心传授下,掌握了各种技巧,每次都能圆满完成演出。

同时他自己多年来一直潜心钻研,因此从五十年代开始就遵循“边表演、边发展、边收集、边整理”的做法,通过不断的总结,整理了一部分剧目和唱腔。多次参加过丽江地区以及迪庆州举行的各种文艺调演活动。如1959年12月参加丽江地区文艺汇演,1987年迪庆州三十周年的州庆演出,曾经荣获过集体奖以及个人表演奖。2003年12月在维西县传统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中,他指挥了乐器队,使得参赛的《大词戏》获特别奖,古乐获一等奖。赵延祖熟悉一整套的打击乐知识,并能直接指挥,现在正发挥余热,积极培养新学员。他是当地通晓大词戏及洞经古乐、打击乐知识的老人,在平时的红白事上都离不开他。2003年中央电视台到我团拍摄大词戏时受过记者的采访。赵延祖是外公李尚文(掌本鼓师)的最成器的弟子,影响较大。现有徒弟数人,因此他是一个处于关键传承地位的艺人。


相关传承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IV-5-05
姓名
赵桂香
性别
出生日期
1963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IV-5
项目名称
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IV-5-04
姓名
孙桂秀
性别
出生日期
1969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IV-5
项目名称
维西县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Ⅳ—334 -3
姓名
赵寿珍
性别
出生日期
1957.2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334
项目名称
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馆
编号
Ⅳ—334 -2
姓名
杨淑珍
性别
出生日期
1958.2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334
项目名称
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馆
编号
Ⅳ—334-1
姓名
赵延祖
性别
出生日期
1937.8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334
项目名称
保和镇大词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馆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