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Ⅲ-4-6
|
性别:男
|
出生日期:1988年
|
民族:傈僳族
|
类别: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Ⅲ-4
|
项目名称: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熊德权,男,傈僳族,1988年11月出生,现年29岁,维西县叶枝镇同乐村人,是“阿尺木刮”歌舞表演的典型代表人物。熊德权自幼生活在“阿尺木刮”的故乡叶枝镇,从小受“阿尺木刮”歌舞的熏陶,在劳作之余,总是潜心向村里老人学习“阿尺木刮”的各类唱腔、唱词及舞段。
“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以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的“阿尺木刮”为主要的代表,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木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熊德权从2007年起开始跟随被人们称为傈僳“阿尺呙斗”的李碧清学习“阿尺木刮”歌舞,李碧清艺人的舞蹈以粗犷、豪放、质朴赢得了群众的青睐,周边村寨的众多喜爱“阿尺木刮”歌舞的年轻人都来像他学习。熊德权凭借自己在舞蹈上的天赋,潜心学习钻研,虚心求教,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熊德权的“阿尺木刮”技艺得到了质的飞跃,并在24岁时候开始指导周边村寨的众多喜爱“阿尺木刮”歌舞的其他年轻人。随着熊德权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前来向熊德权学习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技艺的年轻人也随之增多。他的徒弟主要有:王春亮,和国强,余树军,余桂林,余梅花等,其中余树军,余桂林技艺掌握较为全面,已基本能完整的唱跳傈僳族“阿尺木刮”。
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熊德权在“阿尺木刮”舞蹈技艺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2015年5月组建了一支30人的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业余表演队”。
2017年1月,熊德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阿尺木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1月,熊德权被列为国家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阿尺木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Ⅲ-4-6 |
姓名
余勇兴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76年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4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Ⅲ-4-6 |
姓名
熊德权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88年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4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Ⅲ-4-5 |
姓名
你洒马
|
性别 女 |
出生日期 1989年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4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Ⅲ-4-4 |
姓名
蜂志雄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66年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4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Ⅲ-4-3 |
姓名
丰正华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82年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4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05-2240 |
姓名
李碧清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35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
编号 02-0394 |
姓名
熊自义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1941
|
民族 傈僳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35 |
项目名称 傈僳族阿尺木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Ⅲ-21 |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
类型 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Ⅲ-50 |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
编号 Ⅹ-49 |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
类型 县级非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
编号 Ⅷ-48 |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
编号 Ⅷ |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
编号 Ⅳ-46 |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
类型 县级非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
编号 Ⅴ-45 |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
类型 县级非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
编号 Ⅱ -43 |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
类型 县级非遗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