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李琥
序号:Ⅲ-6-4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8年
民族:汉族
类别: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Ⅲ-6
项目名称: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李琥,男,汉族,1948年生于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列普子组。1964年初中毕业,由于家庭困难无法继续读书。1970年与本村的傈僳姑娘赵梅芝喜结良缘,生于一男二女。因为有文化,为人谦虚,勤奋学习,在当地傈僳族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民间艺人。1980年已32岁的他被推选为安一大队文书,1986年调任本乡新乐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被当选为攀天阁乡副乡长。1990年至1995年曾先后任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和保和镇党委书记;1996年至2003年调任县林业局局长。2003年6月退休在家,二女已出嫁,儿子、儿媳在州府工作,孙子和孙女在校读书,家里有妻子(农民),两老口靠本人的退休工资生活。

著作权人:陈卫松  联系号码:15911636189照片说明:授徒2 拷贝.jpg

攀天阁安一村是以傈僳族为主的村寨,其中极少几户汉族都基本傈化,全村通行傈僳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这里世代流传着瓦器器舞(自称为“哪鸶穗”或 “哪鸶穗哇器”)。瓦器器舞是傈僳族的民间传统舞蹈,集歌、舞、乐为一体。是傈僳族祖先传承下来的原生态舞蹈,其中融合了傈僳人对生产生活的哲理性。古代的傈僳人把一年分为十个季节,他们在山歌中去找节令栽种农作场,在辛勤劳作中用汗水换来幸福。瓦器器舞充分展示了傈僳族先民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瓦器器舞这个舞蹈据说是产生于傈僳人还处于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时代,舞蹈只能摸拟各动物为主。在后来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傈僳人学会了农耕,渐渐把模拟动物的原始舞蹈改编成为表现农耕的《生产舞》。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以各种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播种、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跳舞时以傈僳族自制的“菊律”、“起本”、“吉资”三大件乐器伴奏,曲调可谓是“天籁之音”,热烈奔放,悠扬动听,既有蝉鸣、鸟叫和野生动物的咆哮声,又有劳动生产工具的碰击声等等;节奏鲜明强烈、奥妙无穷。曲调常为“四二”构成,穿插“四三”拍,多为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音域宽广,可至八度,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曲词多为七字句,合辄押韵,对仗工整,反复吟唱,娓娓动听;舞步变化多样,由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整齐有序,别具风格,神秘莫测,以“抬”、“跺”、“跳”、“踢”、“搓”,前踢反脚合等舞步构成。整个舞蹈过程,表现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从一月到十二月不同季节劳动生产过程,最后在丰收的喜悦中欢歌,舞姿丰富多彩,韵律奇妙独特,既保留了原始艺术的质朴,又完整规范。一旦起舞,忧愁皆忘,情动于中,彻夜欢娱,通宵达旦。

著作权人:陈卫松  联系号码:15911636189照片说明:授徒4 拷贝.jpg

李琥自幼喜爱傈僳族民间文艺,深受傈僳族传统教育和傈僳族民族文化的熏陶。机灵活波、好学上进的李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哪鸶穗哇器”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去,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村寨的公共场所或打粮场地跳瓦器器舞,只要听到 “起本”、“吉资”、“菊律”的伴奏旋律响声,李琥就跟随父母或小伙伴们前往舞场。有时在较远的村寨跳瓦器器舞,他也要跟随父母前往,这样渐渐学会了瓦器器舞的全部动作。十来岁李琥就开始和大人们一起跳瓦器器舞、并参加演出。在闲暇之余开始学习吹奏“菊律”。李琥还拜李桂芳(李琥叔叔)为师,对“起本”的弹奏和“吉资”的拉奏技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李桂芳的父辈阿咱波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瓦器器舞器乐伴奏艺人,李桂芳继承了父亲的技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弹奏出的“起本”旋律浑厚而优雅、超然不群,十分动听。李琥师承李桂芳后,不管何时何地一把“起本”从不离身,在李桂芳认真细致地点拨指导下,李琥凭自己的悟性和文化功底,很快学会了弹奏“起本”和拉奏“吉资”的技艺,还记下了“起本”的四种弦音和“吉资”的两个弦音。李琥学艺时,农村处于“大锅饭”时期,那时没有电视、电脑,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除了开会跳锅庄,就是坐在火塘边,听上辈老人讲关于瓦器器舞的故事和传说,或跟着大人们唱“木刮”。那时他已经初中毕业,正当十七八岁的青年,记忆力很好。由于对傈僳族瓦器器舞情有独钟,也知道这门艺术的传承自古以都是当地傈僳族蜂氏家族口手相传,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在几千年的流传中难免会有很多遗漏和偏差,加之在当时能完全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怕他们这些前辈去世后,瓦器器舞的技艺也会随之消失,在自己一代人的手上失传。于是他就将学到的东西以文字的方式记下来,反复逐磨,细细品味,谨慎收藏。久而久之,在实践中,他既熟练掌握了瓦器器舞1-12脚舞段动作,又可以用傈僳族自制乐器三大件的任何一件伴奏起舞,还能在“你达别本”的场合讲瓦器器舞的故事和传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还学会了汉族的二胡、京胡和三弦的弹奏及拉奏技艺,加之自身生性豪放,乐观开朗,爱好音乐,能歌善舞,精于傈僳族民间舞乐,被当地傈僳群众称之为“木刮挚扒”,意译为民间艺人,是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人。

著作权人:陈卫松  联系号码:15911636189照片说明:宣传展示活动 拷贝.jpg

瓦器器舞这一独特的傈僳族歌舞,集中反映了傈僳族长期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傈僳族的“根”,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又是傈僳族民间文化的综合体现,这就是其得以传承而生生不息的生命所在。然而这门特有的艺术是傈僳族在生产生活中汲取智慧,形成的多声部器乐伴奏,融合有民歌的特殊舞蹈,一般不像其它民间歌舞那样容易传授和普及。加之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傈僳族传统文化,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流传地偏僻,以及改革开放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这种传承千百年的傈僳族古老文化遗产——瓦器器舞濒临灭绝。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曾两次聘请了有关专家前来挖掘这门艺术,结果事倍功半。2012年12月开始,李琥担起了教授这门艺术的重任,肩负重任的他怀着对“哪鸶穗哇器”文化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真诚的心,拿出了多年收藏的记录本,与两位古稀老艺人研究整理、重新撰写,并编导试演。在这里具有艺术才华的蜂跃宏(州歌舞团)、余春海等人的积极参与和学习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倾注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带出了余春海等50多个徒弟。使即将失传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瓦器器舞,再次发出璀璨的光芒。2013年2月28日晚8:00时州、县两级电视台分别播放了新闻《维西“哇器此尼托”有望申报省级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节目,同年12月6日,在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李琥编导参与的器乐节目《瓦器器》荣获银奖和传承奖;2014年3月在攀天阁完小教授学生50人;同年6月在维西县保和镇腊八底傈僳族村寨带出学生11人;这期间李琥还撰写了约15000字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傈僳族民间传统文化》文本,为县文化部门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完整的“哪鸶穗哇器”文字资料,为我县文化工作做了很大贡献。


相关传承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6-7
姓名
余永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69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6
姓名
和春芝
性别
出生日期
傈僳族
民族
1972年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5
姓名
李自忠
性别
出生日期
1970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4
姓名
李琥
性别
出生日期
1948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3
姓名
李飞
性别
出生日期
1976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2
姓名
李春云
性别
出生日期
1983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1
姓名
余春海
性别
出生日期
1973.2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瓦器器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馆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