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文化共享资源库.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和春芝
序号:Ⅲ-6-6
性别:女
出生日期:傈僳族
民族:1972年
类别: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Ⅲ-6
项目名称: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和春芝,女,傈僳族 1972年6月出生在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委会老鸦树村民小组的一户农民家中。目前家庭成员有5人,分别为:本人、丈夫、儿子、儿媳、孙女。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的经济收入。

和春芝从12岁开始学习傈僳族瓦器器。首先跟随阿娘蜂有珍学习傈僳族瓦器器舞蹈,从小由于父母要外出做农活,没有时间管孩子,照顾孩子的任务就落到比自己年龄相差不太多的阿娘身上。阿娘是当时村里小有名气的傈僳族瓦器器舞者,故而就有了很好地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加之自己的勤奋好学和自小喜爱文艺的先天条件。到17岁就已经掌握了傈僳族瓦器器舞蹈十二脚的跳法,在同龄人当中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并得到大家的公认。

不仅如此,和春芝还学会了傈僳族传统乐器口弦和树叶的演奏技艺,并在各级组织的庆典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极授徒、并积极协助当地文化站传播、普及、推广傈僳族瓦器器、为傈僳族瓦器器的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前在当地已成为了傈僳族瓦器器舞蹈表演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传承者。

和春芝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文艺骨干和组织者。先后组织和参加了州、县、乡组织的各种节庆活动和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987年,和春芝参加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庆典活动,表演了傈僳族瓦器器舞蹈。

和春芝参加了历届维西兰花艺术节的庆典活动,活动中主要表演傈僳族瓦器器舞蹈。

和春芝参加了州、县、乡组织的各种庆典活动和比赛,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相关传承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6-7
姓名
余永华
性别
出生日期
1969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6
姓名
和春芝
性别
出生日期
傈僳族
民族
1972年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5
姓名
李自忠
性别
出生日期
1970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4
姓名
李琥
性别
出生日期
1948年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3
姓名
李飞
性别
出生日期
1976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2
姓名
李春云
性别
出生日期
1983年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6-1
姓名
余春海
性别
出生日期
1973.2
民族
傈僳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Ⅲ-6
项目名称
瓦器器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馆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1
项目名称
维西塔城热巴
类型
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Ⅲ-50
项目名称
满达刮歌舞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
编号
Ⅹ-49
项目名称
叶枝东巴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叶枝镇
编号
Ⅷ-48
项目名称
维西松皮子粑粑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维登乡
编号
项目名称
傈僳族漆油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
编号
Ⅳ-46
项目名称
傈僳族“孔雀舞”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攀天阁乡
编号
Ⅴ-45
项目名称
维西扬琴调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文化和遗产保护中心
编号
Ⅱ -43
项目名称
傈僳族瓦器器音乐
类型
县级非遗
申报地区或单位
维西县保和镇